6人觉得很赞
千红一哭万艳悲 ,开辟鸿蒙谁情种
-----浅谈《 红楼梦》大观园里的爱情悲歌(二)
老鹤读金庸小说《神雕侠侣》最接受不了的情节就是,一向孤傲冰心玉洁的小龙女却失身于像牛粪一样的伊志平。我们都希望爱情是完满无缺憾的,而杨过和小龙女这对姐弟恋就因为这残酷的一笔,给金迷们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妙玉除了不会武功,应该说,也是小龙女那样 超凡脱俗,冰清玉洁,自爱自重的女孩。可惜她的下场更惨,她的判词有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的出场是在第十八回。
元春要省亲,贾府花费巨资修建了一座省亲别墅。作为景致的装点,园子里边设置了戏班和尼姑庵,并在南方采买十来个小女孩教习唱戏,十个小尼姑和小道姑在栊翠庵里理佛事。
妙玉是这次采买计划中的一部分,但因为其特殊的身份,总管婆不敢拿主意做主,便请示到了荣国府的总经理王夫人那里。她说:那个“带发修行”的姑子祖籍苏州,今年芳龄十八,原是读书仕宦人家之女,只因自小多病,亲入空门”。后来父母师傅俱亡无有了依靠,贾府想让她来主持栊翠庵,被她一口回绝。
熟谙人事的王夫人明白妙玉的意思,于是就吩咐:她即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帖请她也无妨。于是贾府遣人备车轿去请,给足了面子。妙玉也就来了。
王夫人没有看错,却又低估了官宦小姐的骄傲。妙玉入住栊翠庵后,就表现出她骨子里的那股清高孤傲。
她敢嘲笑贾府至尊贾母看不出六安茶和老君眉的区别,也敢奚落小资诗人黛玉是一大俗人。至于刘姥姥这样的粗鄙的贫婆子就更是不入她的法眼。她总是板着一副冷冰冰的面孔,随时准备拿话伤人。
所以,一般人也就不喜欢她,和她保持一定距离。这就是这么一个清高,在古佛青灯下修行的人却“云空未必空”,放下自尊和矜持在私下里偷偷地暗恋着宝玉。
妙玉平时与人说话授受都嫌脏,来客去后都要把地面冲洗几遍的洁癖者,却愿意拿出自己常日吃茶的玉斗来让宝玉用。这微妙的不同也就成了人们解读他暗恋宝玉的把柄。
妙玉很暧昧的通过杯具口与口的接触想象着与宝玉间肌肤相亲。这一举动让人容易想起钱钟书先生《围城》里,鲍小姐和方鸿渐通过烟卷相接接吻调情的场景。不过两者情节何其相似,情趣却又截然不同。
妙玉孤傲难处的性格连一向宽以待人的李纨都说:“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但这并不说明她在贾府中没有朋友圈。因为妙玉和黛玉是同乡,可以用乡音交谈,身世遭遇又相似,所以关系不错。
除了黛玉,她和海棠诗社里的另两个诗人史湘云、薛宝钗也有来往,因为她也是一个诗歌爱好者。贾府的四丫头惜春一心要做尼姑,不免要和妙玉请教交流心得,所以妙玉有时也会去惜春的闺房小坐。
不过妙玉最好的朋友却是在《红楼梦》里出场不多,做人又很低调的邢岫烟。她跟妙玉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邢岫烟向妙玉学文化,妙玉是她的语文老师,但邢岫烟在人生阅历和处事上却强于妙玉。
她虽在俗世,却不像妙玉那样执着于红尘俗念,(就连宝玉也赞叹她“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闲云”。)所以在处理感情问题上更理性从容。妙玉应该向她学的东西实在很多。
宝玉过生日的时候,妙玉绷不住,送了一张生日贺卡。邢岫烟看了祝词,就批评她“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朋友对妙玉的评价是客观到位的。我们从这十二字评语中也读出了妙玉和她外表气质不同的东西。
妙玉自称“槛外人”,宝玉却看透她的心思说她是“槛外梅”,把她比作思凡的“嫦娥”(参看宝玉作《访妙玉乞红梅》诗)。
宝玉的比喻也很准确。我们不知道宝玉真实的内心,是否对这个思凡的尼姑用情之专可曾有一点点动心。不过我们能够体会到在妙玉冷漠的外表下掩盖的那颗火一般向往爱情的心。
雪中的红梅是妙玉形象的写照,冷傲、冰洁、淡淡的清香、孤独地绽放。
曹公最后设计她陷淖泥中的命运也固然凄惨,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性格魅力却依然赢得更多读者的怜惜。
文作者:老鹤
编辑:尔雅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信内容来自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尔雅慢生活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尔雅慢生活公众号
购买项链后,还可以享受到舒心的售后体验,不仅提供免费清洗,还有免费焊接等服务,令消费者感到满意。